全国多地拉闸限电!工厂错峰用电!
“马上要过春节了,国外的客户要备货,年底是出货高峰期,没想到收到了限电的通知。”义乌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。
这种情况在义乌并不是个例。近期,湖南、浙江、江西等地,陆续发布了“有序用电”通知。
12月8日起,湖南省启动限电措施。
12月13日,浙江省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、金华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发布了《节约用能倡议书》,倡议行政事业单位尽量少开或不开空调,公共场所,在室外温度超过5摄氏度时,自觉关闭制热空调。
12月15日起,江西省发改委决定,每日早晚高峰段实施可中断负荷,并启动有序用电工作。
……
冬季限电带来的负效应影响明显。以义乌为例,义乌限电关闭城区主干道及小区路灯的做法曾引发关注,一位义乌本地的出租车司机向媒体表示:“12月15号、16号两天,晚上完全没有路灯,除了车头灯,在路上什么也看不见。”限电影响的不只是出行和生活,还有企业生产。据《南方周末》报道,按照当地节能减排的要求,辖区将对加工企业实行开2停2措施,开工两天停工两天打乱了生产节奏,由于年底加工企业订单较多,一些企业不得不偷偷开工,而守规矩的企业则会抓紧开工日,延长加班时间。
到底为何要限电?
限电影响甚广,一个自然而然的追问是,为什么往年没有出现电力紧缺?这在不同地区的原因有所不同。
根据湖南省发改委的通知,湖南限电源自电力资源紧张:全省最大负荷已达3093万千瓦,超过冬季历史纪录,日最大用电量6.0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4.1%;同时,湖南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将突破目前全省电力供应极限。
而在义乌情况又有所不同,据新华社报道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月17日回应,浙江当前电力供应能够保障全省电力需求,不存在电力供应不足情况,限电是为了节能减排。
另有人分析,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如下:
1、国家经济全面复苏,国内外工业需求激增;(各种工业商品、物资需求旺盛——这是一个对能源的长期需求,我们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必须匹配其增长)
2、以5G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,在国内率先爆发增长;(全民网络大时代,各种电子、网络设备激增、物联网、工业机器人与各式科技大爆发——是我国面临的能源短缺最主要因素,没有之一。也是科技超越的决胜之地,不容有失,绝也不能走回头路,只能加快不能拖后腿。)
3、这个冬天有点冷;(冬天基本属于枯水期,风能、太阳能效率降低,电网设备自身消耗增强,人民日益更高的物质需求——短期面临的季节性因素,加大储能科技投入,增强用电高峰、低谷平稳过渡。)
4、二氧化碳减排;(国家对绿色环保的追求,对一些不能满足新环保要求的设备、设施的淘汰——是对绿色、环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倾斜,蜕变。)
5、最主要是储存能源技术(储能科技)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脚步,拖了后腿。再者如果有一种或几种可以替代煤电的安全、可控、绿色环保能源,以上四点都将不是问题——是解决能源短缺的节流方式,创新所在。
限电对经济有什么影响?
历史上2003年和2010年两次限电影响较大,其中2010年限电造成当地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,并导致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品涨价。2003年限电的主因是电力供应总量不足、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,同时高耗电行业迅速扩张、叠加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的缺电。2010年限电的主因是各地突击完成“十一五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。2003年限电的季节性、随机性较强,我们选取2010年限电进行简要复盘。
2010年限电造成当地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。2010年12月15日是“十一五”节能减排任务考核截止期,按照国务院规定,若地方政府未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,主管领导将被问责,甚至免职。
进入2010年9月时,仅北京、天津完成了节能目标,一些地方因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无望,开始“拉闸限电”,最严重的是浙江、河北两省:在河北,拉闸限电现象遍布全省,工业发达的市县主要限制工业用电,工业不发达的一些市县连农电也一并限制,在浙江,9-10月有70%的企业被政府要求不同程度限电(11月降为30%)。
9月开始限电后,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下滑,其中浙江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由8月17.2%降至11月13.6%,河北由8月14.6%降至10月9%,制造业投资方面,限电前两地累计增速已明显下滑,限电期间低位徘徊。
2010年限电导致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品涨价。华东地区限电范围较广,供给紧张导致地区水泥价格由9月初350元/吨攀升至年末超500元/吨,钢价方面,螺纹钢期货由9月初约4300元/吨涨至2011年2月超5000元/吨。
此外,当时浙江企业为保订单转用大功率柴油机发电生产,一度导致“柴油荒”,柴油零售价由2010年9月约7300元/吨涨至2011年4月近8300元/吨。
本轮限电会重演2003年或2010年吗?目前难以确定,有待后续观察。分类看,“主观控电”的浙江限电明确在年底截止、影响有限,而“客观缺电”的湖南、江西、陕西等地限电将主要取决于极寒天气和煤炭供给,目前均不明朗:对于极寒天气,根据12月18日中央气象台每日天气提示,周末期间,南方降水范围将缩小、气温将回升,预计下周一江南大部的气温将重回双位数。
南方多地电力供应形势预计将缓和,但后续迎峰度冬形势仍较严峻。对于煤炭供给,一方面,国家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,及时协调解决电煤运力,确保煤炭稳定供应。煤炭工业协会也发出迎峰过冬期间“保安全、保供应、稳价格”工作倡议书。但另一方面,动力煤涨势未停,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仍在500万吨低位水平徘徊,后续春运运力有限也可能形成干扰,煤炭供应形势仍难言明朗。
参考2010年经验,能够大致确定的是什么?2-3个月限电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可能比对工业增加值更大:即便是在限电最严的浙江和河北,限电期间工业增加值同比最多分别下了3.6和5.6个百分点,而华东水泥价格在4个月内涨幅超40%,限电结束3个月内下跌10%。若后续限电向全国蔓延,化工、有色、黑色品种可能面临上涨压力。
来源:华创证券、南方周末等,塑料产业编辑整理